发布时间:2023-06-03浏览次数:373
中新网乌兰察布9月14日电 题:专访研究集宁战役20年的“内蒙古司马迁”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在偌大的书房中,任致中像小孩子一样兴奋,他手捧最新出版的《集宁战役·修订本》坦言:“终于得到业界人士的高度认可,20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75岁的任致中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人,过去20年,他因爬梳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役之一——集宁战役这段珍贵的历史,被外界誉为“内蒙古司马迁”。
图为任致中讲述研究经历。李爱平摄
“说‘内蒙古司马迁’有点言过其实,但司马迁的治学精神却不敢忘却。”这位力求每一字皆有出处的老人坦言,为了研究集宁战役这段历史,他20年如一日坚持查阅资料、记笔记,“每天要在电脑或笔记本上写1000字以上。”
任致中口中所说的获得业界人士的高度认可,始于他出版《集宁战役·修订本》期间,著名军史专家温瑞茂给出的审读意见。
“该书史实准确,观点正确,对研究解放军在集宁地区的作战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对推动我军军战史的研究有裨益,建议该书略作修改即可出版。”任致中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温瑞茂的这一审读意见,让他有了继续研究集宁战役的动力。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官方资料显示,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席对集宁战役高度重视,在他的电报、电文和著作中曾上百次提到当时鲜为人知的集宁、丰镇、凉城、兴和等地区。
任致中童年时,他的父母就给他粗略讲述集宁战役战场上的故事,“那时就萌发了对这一战役的好奇。”
李明是最早为任致中撰写报告文学的作家,他认为,“集宁战役的传说,给予童年的任致中熏陶和氤氲,在他的心灵中植下了一株特殊的解不开的情结。”
童年的这一记忆,确实成为任致中日后潜心记录“集宁战役”的动因,2005年刚从乌兰察布盟(现乌兰察布市)教育局局长职务提前退下的他,便开始张罗着要书写这段珍贵的历史。
在当地官方的大力支持下,任致中与孙继光等人组成了“集宁战役调研写作组”,作为研究集宁战役为数不多的人士之一,任致中和同仁开展了实地考察,“因为在这之前,所有的军史专著中只是简略地写一段,没有详实记录。”
实地考察期间,任致中和同仁如同考古人员般,寻找炮楼、战壕、碉堡、山洞,力图找到与这场战役相关的“蛛丝马迹”。任致中坦言,实地考察结束后,才发现这才是工作的开始,越调研,问题越多,需要相互佐证的地方也就越多。
他和同仁在此后的几年间,陆续奔波了八省市的几十家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军史党史研究机构,“我们在那里如饥似渴地阅读、抄录、复印、拍照。有时候一连工作七八个小时,饿,在外面的小吃店垫垫肚子,渴了喝几口矿泉水,接着再干。”
2009年,任致中和孙继光合著的《集宁战役》一书正式出版,多年的实地考察、搜集资料最终成为一本专著。
集宁战役纪念馆讲解员王小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集宁战役》这本书,很多人才知道周恩来、聂荣臻、贺龙、叶剑英等这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200多个高级将领都是集宁战役的指挥者和参与者。
图为已出版的《集宁战役》一书。李爱平摄
《集宁战役》出版后,任致中丝毫没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想法,他依旧在搜集有关集宁战役的史料。
在长达5个小时的采访中,任致中告诉记者,第一本专著出版后,他依然觉得有些问题需要继续思考,“我在书房中辟出一角,专门研究与解放战争有关的书籍、资料,从中继续找寻关于集宁战役研究的遗漏。”
收获是惊人的。从2009年迄今的14年间,任致中通过研究发现,过往专家学者一直认为集宁战役一共是3次战役,他为记者“科普”说,集宁战役指的不是一次战役,而是指从1945年10月至1948年9月,在集宁以及以集宁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发生的4次大的战事。即:1945年10月爆发的绥远战役之绥东作战;1946年1月的集宁争夺战;1946年9月的大同集宁战役;1948年9月的察绥战役之首战集宁,“为了表述方便,我们统称为集宁战役。”
任致中对记者强调:集宁战役的战场,既不是现在集宁行政区划的地界,也不是历史上集宁县的范围,而是以集宁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包括现在的丰镇、凉城、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兴和、卓资、商都的部分地区。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委宣传部部长李晶认为,《集宁战役·修订本》一书的出版为集宁战役的文化建设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对当地发展影视、图画、舞台、有声作品打下了良好基础。(完)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江西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中共江西省委批准,江西省纪委监委对江西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主任委员谭晓林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谭晓林身为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不信马列信鬼神,热衷迷信活动,退而不“休”、滥权妄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和接受宴请;组织观念淡薄,在组织谈话时不如实说明问题,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利用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谋取利益,违规获取团购房指标;道德败坏,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搞权色交易;利用职务便利或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在土地收储、工程承揽、干部选拔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谭晓林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江西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江西省委批准,决定给予谭晓林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谭晓林,男,汉族,1955年12月出生,江西南昌人,在职大学学历,1976年5月参加工作,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1年2月至2001年8月,历任赣州行署办公室秘书科干部、副科长、综合科科长,赣州地区体改委副主任,南康县委副书记、县长,南康市委副书记、市长,赣县县委书记;
2001年8月至2002年8月,赣县县委书记(副厅级);
2002年8月至2006年8月,江西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
2006年8月至2006年12月,江西省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江西省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江西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江西省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2008年3月至2008年5月,江西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办公厅党组书记;
2008年5月至2012年7月,江西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办公厅党组书记、主任;
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江西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办公厅党组书记;
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江西省政府秘书长、江西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历任江西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
2017年2月,退休。
(江西省纪委监委)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