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浏览次数:569
中新社吉林梅河口9月14日电 题:小铁锤砸出大市场 吉林松子热销海外
“世界上有松子的地方,就少不了梅河口人的身影。”54岁的梅河口市乔纳森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鄂守海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梅河口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麓,不通江不达海,但通过深耕松子加工贸易,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松子仁加工集散中心,占全球松子市场六成以上的份额。
9月13日,梅河口松子加工企业工人在晾晒松子。 中新社记者 张瑶 摄
每年8月末到次年4月,是梅河口的“松子季”,鄂守海和同行们将俄罗斯、蒙古国、巴基斯坦、阿富汗及中国各地的松子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回,加工后通过中欧班列等方式销往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地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多年前,梅河口人偶然得知国际市场对松子产品的需求,便试着在长白山区收购松子,脱壳、烘干后出口。当时还没有工厂,订单都是一家一户用小铁锤砸出来的。
鄂守海至今仍记得一家七口人砸松子的情景。地上、坑上铺满松子,满屋醇香,但大家不舍得吃。他年纪最小,总在砰砰声里进入梦乡。
随着原料需求的扩大,梅河口人开始到世界各地采收。20世纪90年代,鄂守海做起了松子加工出口生意,只身赴英国和俄罗斯开拓市场。“公司名字都是英国人起的,据说这是英国最常见的名字。”现在,他的产品行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可达2亿元(人民币,下同)左右。
9月13日,梅河口松子加工企业工人给色选机填装松子。中新社记者 张瑶 摄
如今,梅河口早就没有了小铁锤的砰砰声,取而代之的是机器的轰隆声。在吉林弘越食品有限公司的松子加工厂,几十台机器同时运转,脱壳、去污、烘干、色选全流程自动化。
该松子加工厂厂长洪涛介绍,过去松子有“五年大收,三年小收”之说,但现在技术更先进了,产量逐年稳步提升,所以每到秋天工厂都开足马力,忙得团团转。
梅河口市松籽协会秘书长高光伟介绍,目前,梅河口年松子加工能力最高可达15万吨,年产值近70亿元。为做大做强产业,一些企业还到俄罗斯、蒙古国等国建立工厂,对原料进行初加工。
高光伟认为,目前,梅河口松子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世界各国对松子需求量还在不断增长,但松子深加工技术欠缺和松子产品品牌建设滞后。
不过,高光伟感到欣慰的是,梅河口第二代创业者正逐步接力父辈,开始有意识地改变现状。比如,鄂守海的女儿就在上海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鄂守海说。(完)
中新社北京9月14日电 中国央行近期密集加码逆回购操作,以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14日,中国央行发布消息称,当天其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100亿元(人民币,下同)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0%,与此前持平,因当天有33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22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9月7日、8日、11日、12日及13日均开展了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金额分别为3300亿元、3630亿元、2150亿元、2090亿元及650亿元。
央行为何密集操作逆回购?光大银行金融市场研究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中新社表示,近期市场利率高于政策利率,反映机构短期资金需求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本月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到期量较大、地方债发行节奏加快、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再叠加季末临近等方面因素对短期资金面构成扰动。
周茂华进一步称,央行近期适度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满足机构短期流动性需求,平抑短期资金市场波动。从近期市场利率波动幅度看,资金面整体运行平稳,预计市场流动性有望继续保持合理充裕。
未来资金面情况如何?央行又将有何对策?据金融信息服务企业Wind万得的统计信息,今年剩余月份将有2.4万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其中,9月15日将有4000亿元MLF到期。此外,10月17日有5000亿元,11月15日有8500亿元,12月15日有6500亿元。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预计,即将到来的MLF操作更有可能是超额平价续作,以释放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资金环境合宜,适当对冲专项债加速发行等导致资金面趋紧的因素,并适度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考虑到目前MLF利率已经比较低,而且前次降息成效仍需要时间体现,宽货币工具可能仍然会以降准为优先选项,货币政策仍需以我为主,根据国内宏观经济和物价形势适时调节。考虑到通胀不足背景下实际利率偏高的情况,在9月降准的机会窗口后,后续仍有进一步降息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庞溟说。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为实现政策协同、稳流动性、稳信贷和降成本等多重目的,今年四季度仍有降准的可能;结构性、政策性金融工具也有望加码,发挥“准财政”和精准滴灌作用,扩投资、促消费,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继续支持房地产市场调整优化。
同时,为提升政策传导效率,也将更加注重引导资金进入实体,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周茂华也提到,不排除后续央行通过降准、结构性工具等,适度加大长期限、低成本流动性投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领域支持,更好与财政等政策协同配合,并满足机构跨季资金需求等,以此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完) 【编辑:叶攀】